半开放工艺追求部分显现木材的自然纹理(导管凹陷处可见),同时在纹理凸起处覆盖连续漆膜,形成适度光泽、质感立体、触感自然的效果。平衡自然美感与基础保护。
核心工艺步骤:
-
基材关键处理:
-
木材粗砂至120-150#,明确显露均匀导管纹理,确保表面洁净。
-
-
薄层底漆浅渗透:
-
喷涂或擦涂1遍低固含(固含<30%)、强渗透性水性或PU开放底漆。
-
目的:轻微加固基材、有限提升附着力,避免深填导管。
-
干燥后极轻砂(400-600#)仅除尘,勿磨平原纹理。
-
-
针对性面漆控制:
-
选用低粘度水性/PU半开放型面漆(清漆/色漆)。
-
薄喷或擦涂(通常2遍):
-
第一遍:薄施,渗入木材,管壁及底部轻微附着。
-
第二遍:轻覆,重点在纹理凸峰处覆盖连续漆膜,形成光泽面;管底保持可见。
-
-
控制管口处漆膜不堆积,防止完全封闭。
-
关键注意事项:
-
木材纹理是核心: 仅适用于导管深阔均匀的木材(橡木、水曲柳、白蜡木)。纹理细密木材难出效果。
-
“半开”实现原则:
-
管底有漆但不填满(保留凹陷感),管口及凸峰有连续薄漆膜覆盖。
-
面漆粘度和膜厚需严格控制 —— 过厚变封闭漆,过薄则保护不足。
-
-
操作要点:
-
底漆需真正“开放型”且薄涂。
-
面漆薄施工艺(擦涂或低流量薄喷)更易掌控效果。
-
避免过度打磨底漆破坏纹理立体感。
-
-
保护性局限: 耐磨、耐污性低于封闭漆,但优于全开放。
-
色漆应用: 色漆半开放时显色较浅,深色需预做仿古效果(着色剂打底)。
总体总结:
半开放工艺通过精准控制油漆在木材导管中的填充程度(管底浅覆留孔,管峰连续覆膜),实现纹理立体显现、表面适度光泽与保护的平衡。其核心在于粗纹理木材选型+开放底漆薄打底+面漆薄层覆盖凸峰,适用于乡村、北欧、地中海风格家具、墙板、柜门等追求自然肌理与实用耐用结合的场合。是工艺控制(膜厚)与材料特质(木材+油漆)协同配合的结果,比全开放更实用,比封闭漆更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