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放全亮工艺旨在实现木材导管纹理清晰可见的同时,表面呈现接近镜面的高光泽效果(≥85°)。这是一项极具技术挑战性的工艺,对材料、设备、环境及操作要求极高。
核心工艺步骤:
-
基材深度处理:
-
木材打磨至 80-100#砂纸粒度,强化木材导管纹理的深度与立体感。
-
彻底清洁基材表面粉尘。
-
-
高渗透性开放底漆处理:
-
薄涂一层超低固含、高渗透性PU开放底漆(通常需大比例稀释)。
-
目的:基础加固纤维,避免任何导管填充。
-
干燥后仅做除尘清洁(禁用打磨)。
-
-
超薄高光面漆精准喷涂:
-
必须使用专门设计的PU高光开放面漆(具有低粘度、高流平、抗下渗特性)。
-
多遍极薄喷涂(一般3遍或以上):
-
每遍喷涂仅覆盖纹理峰顶区域,形成极薄连续漆膜。
-
精准控制漆量,严格避免涂料流入导管底部沉积。
-
-
每遍间需充分干燥固化。
-
关键注意事项:
-
纹理开放性的核心:
-
漆膜只能附着于导管间的纹理凸起处,导管内部必须保持无漆状态(侧视可观察)。
-
轻微流坠或过厚即可能导致导管被局部填充,破坏开放效果。
-
-
材料与设备要求:
-
专用开放型高光树脂面漆是必要条件(普通高光漆无法实现)。
-
喷涂设备:建议使用 小口径喷枪(0.5-0.8mm),配备高雾化、低吐出量功能。
-
施工粘度:需按材料规范严格控制(通常极低)。
-
-
环境与操作控制:
-
环境要求:高度无尘、温湿度严格稳定(如23±2℃,60±5%RH)。
-
操作技术:走枪均匀稳定,枪距适中(约25-30cm),确保漆膜超薄且仅覆盖峰顶。
-
-
保护性与应用限制:
-
峰顶的薄层高光漆膜物理强度有限,耐磨、耐刮、耐冲击性较差。
-
主要适用于低接触频率的装饰面(如背景墙、展示柜立面、艺术装置等),不适用高磨损部位(如桌面、台面)。
-
总结:
开放全亮工艺是木饰面涂装中的高难度技术,成功的关键在于使用专用开放高光面漆、在极度洁净稳定环境下、通过多遍超薄精准喷涂,仅在木材纹理峰顶构建连续高光膜,同时确保导管内部绝对洁净。该工艺可实现独特视觉效果,但对材料、设备、环境与技术要求极为严苛,成品率低、成本高昂,通常仅用于特定高端、低接触要求的艺术化或展示型项目。